分享至

安徽职业技术大学首届教授博士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7-01 浏览次数:230

本网讯(科研处)630日,安徽职业技术大学首届教授博士论坛在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 “创新驱动,学术引领——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旨在凝聚学校教授与博士生群体的智慧,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科研水平提升,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聂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博士、省级产业教授李红敏等应邀出席。校领导,全体教授、博士(含在读博士),督导组、各职能部门、党群部门和教辅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全体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代表等近四百人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举。

开幕式上,盛鹏代表安徽职业技术大学向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发表致辞。他强调教授与博士是学校科研创新的核心力量,此次论坛为大家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希望借此契机激发创新思维,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产出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为学校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聂强以“跨界・融合・共生——职业本科产教科协同育人创新实践” 为题作主旨报告,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为范例,围绕职业本科产教科协同育人的背景、举措、成效展开深度分享。他指出,面对职业本科教育发展需求,需紧扣教育内涵、政策导向与产业升级趋势,着力破解职业教育教科研存在的 “散、弱、虚” 问题。报告中,他详细介绍了重电创新实践路径:通过科学规划职业本科专业群,构建 “三平台 + 四模块” 职教本科课程体系,定制本科专业 “个性化” 人才培养方案,并实施科研能力提升 “四大计划”,实现教科研深度融合。一系列创新举措成效显著,不仅有力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更为职业本科教育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思路,为职业教育产教科协同育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李红敏从“显示技术发展及产业格局”出发,谈到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并表示面板行业的技术竞争本质是 “人才技能密度”的比拼——唯有持续迭代硬技能与软实力,方能驾驭显示技术的终极革命 ,应建设“技术共研、标准共建、破壁共生”的新场景,人才培养要从学校与企业出发,既要重构课程,新增行业技术课程、动态更新机制、建立“技术预警清单”,也要理论加实践将产线转化为课堂,让工程师成为导师,使技术创新从论文走向产线。

会上,我校四位博士代表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分享,曹川从“智能感护——基于动态响应标签的Janus双面组装膜长效保鲜技术研究”,冯思庆从“CEPC探测器超导磁体Dummy线圈内绕及VPI工艺研究”,乌达巴拉从“多范式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在读博士占加林从“构建退役光伏组件绿色循环科学研究平台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

李方泽围绕“教授博士论坛为何要办、成效如何、如何推进” 三个维度进行总结讲话,为学校学术发展与内涵建设锚定方向。他强调,当前安徽职业技术大学处于全新发展阶段,内涵建设与发展愿景亟需升级,职业本科教育应研究实际问题、培养实用人才、服务实体经济;从教师职责与发展需求出发,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势在必行。他指出此次论坛成效显著,不仅拓宽了教师学术视野,让其接触前沿理论与实践,更激发了创新研究思路,助力精准定位教学科研问题,通过梳理、总结与反思,优化工作方法。展望未来,李方泽提出要树立信心明确目标、立足专业找准问题、坚持学习优化方法,号召全体教师积极适应教育新趋势,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强国、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安徽职业技术大学首届教授博士论坛的召开具有紧迫性和前瞻性,构建起学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双轮驱动”新格局,更展现了安徽职业技术大学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浪潮中的创新探索。(文/崔悦  图/梁宇翔)






初审:刘红            二审:叶惠玲            三审: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