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
  • 2025-09-29
    9月28日,2025年“校地携手·智汇宣城”实践实习实训工作总结大会在宣城市举办。艺术与创意学院“艺起兴农·泾致未来”泾县实践团从来自全国各高校4.2万余名大学生进乡村、进企业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脱颖而出,获评2025年大学生在宣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此次暑期“三下乡·青春行”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与创意学院主动承接了宣城市发布的“校地携手·智慧宣城”任务,组建了“艺起兴农,泾致未来”实践团队。团队师生以青春为笔、热忱为墨,锚定红色文化传承、非遗技艺保护、产业经济发展、乡村教育服务四大实践领域,扎根基层一线躬身探索。以敬畏之心深挖红色资源、守护非遗根脉,让实践浸润历史厚度;又以创新之思赋能产业经济发展、深耕乡村教育,让行动饱含时代温度,探索高校服务地方发展、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实践过程中,团队充分激活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优势与学生个性化特长:通过设计提升农产品商业附加值、用新媒体传播讲活乡村特色故事、以创意策划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乡村的视觉形象与文化辨识度。这场实践不仅为地方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更让大学生在“知行合一” 中深刻体悟时代使命,将个人成长与乡村振兴紧密相
  • 2025-09-29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质量,合肥市新站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联盟于2025年9月26日下午在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举办经验交流研讨会。安徽职业技术大学思政教师团队参会,代表学校与联盟各成员单位共同探讨思政教育实践路径,重点分享了团队在“大学生讲思政课”赛事指导中的集体经验与协作成果。作为联盟成员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在“大学生讲思政课”系列活动中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讲促学”的特色育人模式。此次交流中,学院指导教师团队结合多届赛事备赛经验,从部门协同机制构建“参赛团队梯队培养”“赛事全流程标准化管理”等维度,系统分享了团队协作的实践路径。在交流中,团队详细介绍了“赛前有培训、备赛有分工、赛后有复盘”这一闭环管理体系。针对参赛团队组建,团队强调“特长互补、协同攻坚”的原则,注重选拔理论储备扎实、表达能力突出、技术操作熟练的学生组建复合型团队,通过“资料搜集—讲稿撰写—课件设计—模拟演练”全环节分工协作,实现“理论梳理、内容呈现、技术支持”的有机统一。此次研讨会以“如何做好大学生讲思政课工作”为核心议题,旨在总结第四届全省大学
  • 2025-09-29
    9月28日,轨道交通学院院长张世军、副院长刘道前、教师余泳逸、刘宇飞一行赴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看望正在企业开展教学实践的学生及已入职的毕业生,并围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等议题与企业展开深入交流。芜湖运达公司副总经理笪志、综管部部长刘元元等企业领导热情接待了张世军一行。上午,首先与在企业开展教学实践的学生举行座谈会。座谈会上,学生们围绕工作学习、技能提升、生活保障等话题踊跃发言,一致感谢学校为他们提供的宝贵实践机会,感谢学校和企业的关心和爱护,都觉得自己得到了极大地锻炼与成长。学院教师了解了学生岗位工作情况并与学生进行了亲切交流,张世军在总结中强调:“实践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学院将持续优化‘双导师’机制,推动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助力大家成长为‘用得上、留得住’的轨道技术人才。”随后,学院一行人前往芜湖城轨鸠兹广场站等重点站台,看望在此担任值班站长、站务员等职务的历届毕业生。毕业生们向母校老师汇报了工作成果,展示了自己获得的荣誉,表达了对学校的怀念和感激。下午,学院与企业领导展开专题座谈,张世军回顾了校企双方合作的历史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提到,自双方建立合作关系以来,
  • 2025-09-29
    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推动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近日,智能制造学院与合肥新站区人才服务中心联动,由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常辉、副院长谢暴带队,携各教研室主任、骨干专业教师,联合新站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彭俊一行,赴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协同育人模式、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等议题开展调研交流活动。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凌、王丹对学院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在企业方陪同下,常辉一行实地参观了公司生产车间,并了解了企业的发展历程、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随后,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教师企业实践能力提升、横向课题合作以及党建共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中,校企双方在多个领域达成重要共识:一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探索组织共建新路径;二是促进学生进企业实习,有效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竞争力;三是鼓励教师赴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横向课题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建立常态化互动机制,持续拓展合作内涵。彭俊高度肯定了此次交流的积极意义。他表示,深化校企合作是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与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希望双方以此次对接为起点,构建长期、稳定、高效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互利共赢。此次访
  • 2025-09-29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9月28日,学院与云岫资本、安徽智信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交流会。智慧财经学院副院长汪洪斌及骨干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汪洪斌主持。云岫资本总经理陈军勇介绍了企业在私募投资、并购重组领域的核心业务及行业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当前已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他提出,希望与学院在产学研方面深度联动,通过企业导师进校园授课、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实训、教师深入企业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公司上市、股权并购全流程实务技能,同时为学院教师提供行业前沿课题研究支持,实现人才共育与科研共赢。安徽智信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聚焦大商科数字化教学建设,分享了企业在线教学平台开发、课程资源数字化转化的成功案例。他提出,将与学院推进产品研发、成果推广,协助打造金融、会计等信息化标杆课程,开发虚拟仿真教学模块,搭建“教学-实训-考核”一体化数字化教学平台,助力学院教学模式创新升级。本次交流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学院将结合云岫资本、安徽智信云教育科技的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质量。(图文/毛惟婧)
  • 2025-09-29
    为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月28日下午,艺术与创意学院在至明楼一楼东展厅举办了“漆华章 话师情 庆双节”非遗漆扇彩绘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荣富,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度过一段融合了艺术之美与师德之思的温馨时光。活动由党总支书记李仿民主持。启动仪式上,院长张文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首先向全体教职工表达了节日的诚挚问候与祝福,并指出,在国庆与中秋双节同至的特殊时刻,将非遗技艺体验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意义非凡。她强调,漆扇制作所蕴含的“匠心精神”与教师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一脉相承,都需要耐心、专注与对完美的追求。她希望全体教师能通过此次活动,深刻感悟传统工艺的魅力,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筑牢师德师风根基。视传与形象设计教研室徐冰清老师作了生动的扇面漂漆技法示范。她细致讲解了漆料的特性、入水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手法让漆料在扇面上形成独一无二的流纹与色彩层次。随后,活动进入核心环节,大家纷纷动手实践,投入到扇面漂漆与彩绘的创作中。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五彩的漆料在水面晕开,再经由巧手
  • 2025-09-29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搭建学生展示自我、提升综合素养的平台,挖掘兼具语言表达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的主持人才,9月28日,公共管理学院在红薪书院成功举办“智创未来 为梦发声”大学生主持人大赛院内选拔赛。本次选拔赛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年级学生的积极响应,经过前期自主报名与资格审核,共有13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现场比拼。赛事围绕“智创未来”主题,设置“自我介绍与模拟主持”“即兴主持”“才艺展示”三个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语言组织能力、舞台表现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既考验专业功底,也为选手提供了多元展示自我的空间。经过激烈角逐,本次选拔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及优秀奖若干名。获奖选手曾子仪将代表公共管理学院参加校级“智创未来 为梦发声”大学生主持人大赛总决赛。比赛结束后,团总支书记周安琪对本次选拔赛进行点评。她指出,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主持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学生综合素养的展示,选手们在比赛中展现出的专业思维、表达能力与青春活力,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学院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公共管理学院团总支坚持以生动实践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与理想信念,积极构建“文化育人链
  • 2025-09-29
    今年是安徽职业技术大学“本科元年”,9月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6个国庆节来临之际,汽车工程学院团总支立足学院团学品牌,围绕学习思想、学习品质、学习文化、学习技能、学习运动五大模块全面推进“学习型团组织”建设,助力青年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习思想方面,带领青年学子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握贯通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逻辑,领悟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人格力量。学习品质方面,结合螺丝钉志愿服务队,引导青年学子积极践行安徽职业技术大学“品质上锻造勤朴勇毅”育人理念,积极参加各类劳动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争做勤劳、朴实、勇敢、坚毅的新时代安职人。学习文化方面,结合自华读书会,鼓励青年学子学习并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安职校园文化。每学期阅读3本以上图书(党史类、社会科学类、中外文学类、励志类书籍)。学习技能方面,激励青年学子立足职业教育,立志技能报国,每学期掌握一项学习生活相关的实用技术技能,积极参加各类比赛竞赛。学习运动方面,依托自强体育会,宣传教育青少年健康素养的提升牵系个人成长和幸福,更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鼓励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