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青春行】星轨领航 商助乡行 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太湖支队纪实

发布者:现代商务学院发布时间:2025-07-05浏览次数:17

  为响应时代号召,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锤炼意志品格、明确人生方向。630日至74,由轨道交通学院与现代商务学院17师生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太湖县开启了一场深度感知地方高新产业脉动、倾力服务乡村振兴、沉浸体悟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征程。

“膜”力小镇探前沿,青春赋能新动能

       6月30日团队来到太湖县膜都小镇。在安徽富印新材料、太湖金张科技、安徽泓冠光电等高新技术企业,同学们跳出书本藩篱,深入车间产线,直观触摸功能膜材料与光电显示尖端科技的蓬勃脉动。企业技术骨干与管理层倾囊相授,详解岗位职责与行业前沿,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产业视野,更点燃了投身科技强国事业的热情。这趟产业认知之旅,成为一堂生动的“科技报国”思政大课,坚定了大家夯实专业基础、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

红色沃土寻初心,廉洁清风润心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7月1日,实践团踏上追寻红色足迹、涵养廉洁品格的征途。在刘畈乡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泛黄的文件、斑驳的武器诉说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烽火岁月,成员们齐诵革命诗词,在峥嵘历史中感悟信仰力量。移步牛镇镇太湖县廉洁文化馆,“光辉历程”“警钟长鸣”等展区系统呈现百年廉政建设成就与传统廉洁文化,正反案例的强烈对比,让“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种子深植青年心田。最后一站汤泉乡龙潭寨村,古韵悠然的徽派建筑与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振兴实践。

沃野寻策谋发展,商科智慧助振兴

  7月2日实践团脚步深入乡村腹地。在大石乡兴九公司瓜蒌基地,成员们深入田间,实地了解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技术与深加工链条。面对企业在品牌打造、市场拓展及人才引进的挑战,同学结合专业所学,踊跃建言献策,探索电商赋能、品牌差异化等破局路径。同学们还参与到直播实践中去,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乡村农产品打开销路。在卓铺村苔藓基地,不起眼的苔藓书写着“点绿成金”的传奇。同学们惊叹于其低投入、高效益、生态友好的产业链价值,对小微特色产业的商业模式与市场潜力展开热烈研讨。下午走访江塘乡大塘村,整洁村貌、文明乡风与蓬勃的乡村旅游,呈现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画卷。“两委”分享的党建引领、资源盘活经验,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基层智慧。

非遗守护传薪火,童心护航筑未来

       7月3日团队上午探访百年老字号“汪协泰”,品味舌尖非遗,共议传统工艺在现代市场的创新突围;在县美术馆沉浸式体验掐丝珐琅,于指尖流转中感悟匠心,思索古老技艺焕新的时代密码在五千年文博园感悟陶瓷和根雕技艺的博大精深。下午,成员们化身“安全讲师”走进晋熙镇龙山社区。趣味游戏迅速拉近距离,干货课程随即登场:防溺水课堂强调水域风险意识,防诈骗课程剖析常见骗局并传授应对技巧,推广普通话环节则通过“小小播音员”“诗词闯关”等互动游戏,架起孩子们通往广阔世界的语言桥梁。文化根脉与生命关怀在此刻交织,青年担当熠熠生辉。

  为期数日的太湖实践之行,是一曲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壮丽和声。从高新产业的澎湃浪潮到田间地头的振兴脉搏,从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到非遗技艺的匠心守护,从乡村美学的生动实践到儿童成长的暖心护航,太湖支队的青年学子们以脚步丈量大地,用智慧赋能乡野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青年既是仰望星空的追梦者,更是深耕沃土的实干家。同学们必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继续前行,在服务国家发展、助力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持续贡献澎湃不息的青春力量!(文/张莹莹 图/李高彤)

初审:丁润青  预审:程基鹏  审核: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