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各二级学院:
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皖教秘职成〔2025〕61号)文件精神,请各部门、各二级学院组织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荐名额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
二、奖励范围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就,代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新成果,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实施效果显著,能够在教育教学领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具有明确创新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教育教学成果,主要包括: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培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注重系统培养和多样成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点,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提高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成果。
(二)推动教学运行与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组织教学质量评价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开展质量保证与监控工作,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方面的成果。结合自身特点,推广应用已有的教学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整合、创新和发展,显著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继承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并对教育教学改革有进一步的推动和辐射作用的成果。
三、申报时间
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9日16时,逾期不再受理。具体材料如下:申报书及相关佐证材料电子稿(文件以“项目类型+项目名称+申报书/评审版/佐证材料等”命名)上传至安徽省质量工程管理系统(https://ahxmgl.ahou.edu.cn/QRMIS/Account/Login),纸质稿一式两份提交至教务处(纸质稿待评审公示后再提交);《2025年省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由二级学院汇总电子稿发送至教务处邮箱:[email protected],纸质稿一份,二级学院院长签字盖章后交至教务处(至公楼208)。
四、成果要求
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当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上有重要创新,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重要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或全省(市、行业) 产生重要影响。
一等奖教学成果应当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上有明确创新,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重要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要成效,在全国或全省(市、区)产生较大影响。
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当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或者实践的某一方面有重要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成果主要完成人应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并作出主要贡献。成果主要完成单位应为成果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并在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的全过程中作出主要贡献。成果主要完成人单位发生变化的,以成果实施过程中作出主要贡献的单位为准。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的,可联合申请。
五、注意事项
1.请各位项目负责人认真阅读教育厅通知中的相关要求,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出现。
2.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原则上应从校级教学成果奖中择优推荐,已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的,不予重复申报。
3.成果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经过不少于2 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成果一般应经过不少于4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实践检验的起始时间,应从正式实施(包括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
4.申报材料。包括主要申报材料和支撑材料,申报材料主要包括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教学成果报告、教学成果应用和效果证明材料等。其他支撑材料包括能够反映成果质量和水平的论文、奖励、报道、研究报告等支撑或旁证材料电子文档(PDF 格式);教学成果如含教材、著作的,须提交样书及教材电子文档,电子文档包括教材封面、出版信息页、目录及精选内容等(PDF 格式);教学成果如参加过其他评比、评奖活动的,可一并提交相关获奖证明材料(PDF 格式);其他与成果有关的必要支撑材料。
5.电子申报材料与纸质申报材料内容须一致;除特殊要求外,所有申报材料的内容填写上须一致。
6.以上项目申报材料应以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为引领,将其贯穿于课题研究全过程,并提供项目成果的推广措施,以及对国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或全社会思想文化的建设方法。同时应保证学术诚信,凡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有学术不端行为者,一经发现并核实后,按照《少妇扒开腿让我爽了一夜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规范实施细则》(皖职院教〔2012〕25 号)中有关规定处理。
六、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余顺
联系电话: 0551-64688061
2.教707、关于开展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pdf
3.2025年省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xlsx
教务处
202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