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青春步履不停。7月4日,红薪筑梦实践团怀揣着服务乡村的赤诚之心,奔赴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深入开展农业种植调研与困难群众帮扶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葡园躬耕践真知,青春力量助前行
实践队员深入田间地头,跟随果园工作人员学习葡萄采摘技巧,体验果农日常劳作。在葡萄采摘园中,实践队员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葡萄园的种植规模、品种特色、生产管理等情况,重点了解产业发展现状、产品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交流,实践队员了解到当前葡萄园在电商销售拓展、品牌知名度提升等方面存在需求。
通过实地调研,不仅让实践队员对葡萄产业发展有了直观认识,也为后续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收集了第一手资料。实践队员罗圆圆表示,将结合调研情况,发挥专业特长,为六郎镇葡萄产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入户问需解民忧,赤子情怀暖民心
骄阳似火,实践团队走进湾沚区六郎镇强桥村的贫困户家中,为他们送上生活物资,传递温暖与关怀。
实践队员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与需求,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用实际行动将爱心播撒在湾沚区的土地上,展现出当代青年的赤子情怀。
问卷为桥探乡况,普语搭桥传校声
实践队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设计了涵盖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民生改善及普通话使用情况的综合问卷。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结合在学校所学的沟通技巧与调研方法,走村入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村民交流,耐心讲解问卷内容,不仅收集到了乡村发展各领域的一手反馈,还详细了解了当地居民普通话使用频率、学习需求等信息。
活动期间,实践团队还积极宣传安徽职业技术大学高考招生的相关政策、为当地村民答疑解惑,同时还广泛宣传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果。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向村民介绍学校开设的涉农专业、乡村振兴帮扶案例,以及“工学结合”的特色育人模式。不少村民表示,对职业本科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安徽职业技术大学助力乡村发展的诚意与实力。
此次六郎之行,红薪筑梦实践团的队员们以脚步丈量乡土,用汗水浇灌青春,在葡萄藤蔓间触摸产业脉搏,于农户院落里感知民生冷暖。“红薪筑梦”将持续传递,激励着更多安徽职业技术大学的青年学子以所学所长躬身实践,在绘就“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甜头”的壮美乡村振兴画卷中,不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文/周安琪 孟飞龙 图/李芯蕊 罗圆圆)
初审:杨淑涵 预审:王冬梅